◎记者 孙忠

  10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释放积极信号,增量财政政策受到市场关注。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财政政策在持续发力中,近期地方债一改此前整体偏慢的节奏,发行明显提速。同时,未来财政增量政策也值得期待。

  地方债发行提速

  “8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袁海霞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新增专项债累计已发行35993亿元,完成年内发行进度的92.3%;新增一般债累计已发行6165亿元,完成年内发行进度的85.6%。8月和9月为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高峰,发行金额分别为7965亿元和10279亿元。专项债“应发尽发”的态势仍将延续,此前市场对专项债发行节奏的担忧已明显弱化。

  袁海霞表示,这改变了此前地方债发行偏慢的节奏。以前尽管新增限额虽维持高位,但地方债发行使用进度整体偏慢。与此同时,使用效率也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地方债新增限额为4.62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限额3.9万亿元、为历年下达限额的最高水平。

  “如今随着地方债快速发行,财政政策正处于发力的阶段。”袁海霞表示。

  财政增量政策的突破方向

  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释放了积极信号。

  袁海霞表示,此次发布会提到了四条“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其中前两条是增量政策,包括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而后两条是对存量政策做结构性调整。整体来看,此次增量政策的重点在于补充和支撑地方财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为地方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在“强政策”合力下预计经济基本面有望企稳。

  “本轮最受关注的增量政策或者说超预期的政策是一次性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用于地方化债。”袁海霞认为,此次发债规模可能在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披露,但置换额度可能超过前一轮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规模,有助于缓释短期流动性风险、优化地方债务结构,缓解化债带来的“收缩效应”。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财政政策渐发力  明年政府杠杆率仍可控 第1张

  对于房地产问题,袁海霞表示,本轮财政部提出叠加运用专项债、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体现了财政发力配合稳地产的决心和意图,扩大专项债用途、重新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储、允许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等政策是对现阶段专项债资金运用的新探索,对于调节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减轻地方政府和房企现金流压力、优化保障房供给等均有较大意义。

  除短期增量措施外,财政部还明确提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袁海霞表示,预计后续或通过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加杠杆力度支持实体经济修复。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测算,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在政府显性债务规模中占比40%左右,如果考虑到融资平台等包含在内的政府性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且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宽货币背景下,如今财政政策作用突出。”袁海霞表示,当前,中央政府加杠杆可以提振社会信心、扩大有效需求,同时有利于优化政府债务结构、整体宏观债务成本也会趋于最小化。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财政政策渐发力  明年政府杠杆率仍可控 第2张

  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测算,若2025年预算赤字率上升至3.8%,或增加政府部门杠杆率约1.5个百分点,叠加本轮拟增发的大规模债务置换额度、特别国债额度,以及明年常规新增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明年底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或增加6至7个百分点至67.4%左右,但仍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水平,风险整体可控。

  更需要同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袁海霞建议,延续并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施策精准性及效率。

  在当前经营主体承压、消费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仍然是推动宏观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可继续推进落实;继续减轻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要领域、重要环节企业的税负,并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结构性调降个税税率等举措,降低企业及居民部门负担,激发各方活力。

  从长期视角看,袁海霞还认为,财政的长期改革需同步推进,已确定的财税体制改革措施需加快出台。当下宏观经济面临的情况更趋复杂,既有经济结构性调整所面临的压力,也有化债等带来的问题与约束,这不仅需要短期措施发力,更需要同步推进长期改革,目前已初步明确的财税体制改革相关措施可加快出台。

  “一是需进一步理顺央地关系,继续深化央地事权责任改革,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二是加快地方税建设,强化地方财力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优化共享税地方分享比例,推进消费税征收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培育地方专享主体税种,同时探索适度下放税权的可行性,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完善与新业态、新动能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三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袁海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