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同台亮相,共同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郑栅洁介绍,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郑栅洁提到,年内将提前下达2025年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

  值得关注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李强强调,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各方面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抓紧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已出台的政策加快实施、确保早落地早见效,对正在研究的政策尽快拿出具体方案。跟踪评估政策传导效果,该优化的优化、该加力的加力。同时,结合谋划明年经济工作,研究储备一批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举措,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推出。

  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5%,为全年5%左右的目标打下基础。7、8月份经济整体平稳,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市场机构预判三季度经济增速大体在4.6%~4.8%。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展现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信心决心。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

  作为先行指标,国家统计局9月30日发布的制造业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业内分析,9月份PMI指数出现回升,既有一定季节性因素,也表明中国经济初显回稳态势。

  郑栅洁表示,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他强调,从发展态势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10月8日上午,李强在主持国务院第十次专题学习时强调,强化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李强指出,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着力点。谋划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政策初衷、目标取向、功能定位,确保各项政策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要加强政策目标协同,确定目标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自觉服从全局、服务全局。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各方面都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和抑制效应的政策。要加强政策措施协同,注重系统集成、相互补位,防止各行其是。政策实施和评价也要体现一致性要求。实施政策要把握好时机、力度、节奏,使政策效果符合预期。

  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发改委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工作(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

  当前,续建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增量资金需求较大。明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郑栅洁透露,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同时,与此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快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9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的有关举措,提出要立足全局抓好重大工程实施,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联动,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破解难点堵点,确保重大工程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刘苏社在发布会上表示,102项重大工程涉及的5100个具体项目,92%的项目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或者已经建成。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压实各方责任,强化资金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明年底“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

  用足用好专项债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改委详解一揽子增量政策  第1张

  作为稳增长重要政策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有了新的部署。郑栅洁称,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支持项目开工建设。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

  刘苏社在会上介绍,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12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到9月底统计已经发行2.83万亿元,发行率是90%,项目开工率是85%。将研究开展专项债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为3.9万亿元,而前三季度实际发行3.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新增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交通、社会事业等项目,这也被称为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另外还有部分专项债资金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偿还存量债务等。

  刘苏社表示,要用足用好专项债。一方面,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同时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发改委、财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紧研究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中国财科院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认为,可以考虑不再设立专项债投向正面清单,只要在政府投资条例范围内,项目均可通过专项债筹资。在这些领域给地方适当放权,让地方以提高项目质量为基础,一方面让债券资金能够支持项目发展,另一方面也让现金流更能和它的全生命周期相匹配。当然由于专项债投向大幅扩大也要控制风险,中央可以适度给地方放权,并通过一些资本金的激励措施,引导地方将专项债资金投向中央期待的领域。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也是增量政策的重点之一。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李强在上述座谈会上强调,稳经济的关键是稳企业。要切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指导各地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改委详解一揽子增量政策  第2张

  郑栅洁称,要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及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立法的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郑备在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

  2024年底将有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即将到期,郑栅洁表示要提前明确阶段性政策的后续安排。“相关部门将在研究评估基础上,加快明确政策是否延续实施,如延续实施,尽快明确延续实施的期限。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会停、不会少。”郑栅洁说。

  郑栅洁称,下一步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实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及时研究新的增量政策,做好政策预研储备,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